产业工人是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今年来,舒城县紧扣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核心任务,以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为导向,通过“强部署、创举措、固保障”三维发力,持续擦亮“匠‘兴’舒城”产改品牌,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工”动力。
一、高位部署聚合力,锚定产改“航向标”
专题会议谋全局。组织召开全县产改专题会议,印发《舒城县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任务分工方案》,系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产改专题会议部署要求,明确攻坚方向,压实工作责任,为全县产改工作树标杆、作示范。
企业座谈解难题。聚焦重点企业示范培育,组织召开产改重点企业座谈会,围绕产改示范点建设开展业务培训,探讨产改推进中的难点堵点,积极建言献策优化工作举措,明晰方法路径,构建形成“企业主体、工会指导、部门协同”的产改工作格局。
二、创新实践激活力,打造产改“新引擎”
揭榜挂帅”破难题。创新推行产改“揭榜挂帅”行动,按照“产改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揭榜挂帅抓落实、比学赶超促提升”的工作思路,在全县范围内遴选17家试
点单位,围绕产业工人技能培训、职业成长通道、创新激励机制、维权服务保障等15个关键项目“挂榜招贤”,鼓励试点单位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以点上突破带动面上提升,推动产改工作从“按部就班”向“创新突破”转变。
“学历提升”强素质。依托舒城工匠学院,量身定制劳模工匠、产业工人学历提升计划,重点开设大数据与会计、建设工程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等与县域产业发展高度契合的专业,分别给予全额学费和2000元学费补助。2025届已招收30余名学员,成功搭建“学技双升”成长平台,助力产业工人实现“技能+学历”双重提升。
三、强化保障固根基,筑牢产改“压舱石”
经费保障“强后盾”。召开政府联席会议,将工匠学院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从制度层面保障学院建设有资金、运行有保障,为工匠学院开展技能培训、学历教育、技术攻关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工匠学院成为产改工作的“主阵地”。
机制保障“提效能”。将产改工作纳入县委深改委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进一步提升工作定位,强化县委统筹、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落实县总工会班子成员“双向包联”制度,坚持分管事项包保与到企业驻点联系相统一,切实解决产改推进中的跨部门协调问题,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细。
四、改出成效汇幸福,增强产改“动力源”
从思想引领到权益维护,从职工关怀到技能提升,坚持
小切口推进,多点突破,全面提质。“工会骨干入企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筑牢产业工人思想根基;全县快递行业一届一次职代会顺利召开与“1+1+1”三方维权机制的落地生根,夯实产业工人权益保障基石;产业工人子女暑期托管班温情开办,“托+管+教”一站式服务化解产业工人后顾之忧;舒城工匠学院靶向发力,一线班组长管理能力提升与电工、焊工岗位技能培训,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助力产业工人技能提升,服务园区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舒城县将聚焦“工匠学院建设、产改项目试点”两大重点,抓实“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维权服务、队伍壮大”五项常规工作,持续深化“匠‘兴’舒城”产改实践,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注入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