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实业集团工会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两提一畅”为抓手,构建“五位一体”技能人才培育体系,三年培育高技能人才387人(高级工以上220人),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竞赛淬炼,搭建成长“大舞台”
以劳动和技能竞赛为载体,创新“以赛促训、促学、促用”机制。两年来组织重点产业竞赛58场(省级3场)、覆盖5270人次;开展“安康杯”竞赛,4000余人参与,2个班组获全国优胜单位、1个获省工人先锋号;62名职工通过竞赛晋升技能等级,100余名骨干成长为技术中坚,安徽矿机职工闫兴亚获全省高端装备制造液压元件竞赛冠军。
工作室孵化,打造攻坚“策源地”
加强劳模创新工作室及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完善全流程管理,形成“技术能手领团队、团队辐射带产业”良性循环。两年来11家工作室完成技术课题73项,获发明/实用新型专利34项,创造经济价值7971万元;培养青年骨干200余人,1人获“安徽工匠”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获市级工匠,2家劳模创新工作室获省总命名、1家技能大师工作室获省级认定。
创新驱动,激发智慧“源动力”
推动职工从“操作执行者”向“创新主导者”转变。开展“金点子·金项目”征集活动,两年来收集创新案例117项(覆盖工艺优化等领域),落地创效6900万元。安徽矿机5G+AI+私有云项目获全国5G应用总决赛三等奖,中勘科技双环空增压式提放水技术入围全国“五小”成果展,3项成果入选省总汇编。
服务保障,提升人才“获得感”
坚持“待遇+情感”留人。修订劳模评选办法,提高奖励标准,邀请劳模家属参加表彰并赠合影。两年组织600余名技能职工和劳模疗休养。通过多元路径推动产业工人向“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转型。今年1-9月份,一线技能职工月均工资同比增加6.02%(高于全员增幅)。
夯实根基,拓展培育“新生态”
修订职代会细则,将技能培育纳入重点议题,评选20项优秀提案(1项获全省优秀);强化“五好六型”班组建设,建立人才选拔培育及“四必谈四必访”机制。实施工会干部能力提升行动,相关经验获省总推广,为人才培育提供组织支撑。(朱建华 杜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