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县总工会打造“清凉+”服务模式

以小资金撬动大关爱,工会赋能企业发展新路径

发布日期:2025-08-26 15:58信息来源:利辛县总工会浏览量: 【字体:  

高温酷暑是安全生产事故和职业健康风险的高发期,不仅威胁一线职工身心健康,也直接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秩序和持续发展能力。传统“送清凉”活动常面临覆盖窄、形式单一,资源有限等困境,亟需创新突破。利辛县总工会通过“清凉+”服务模式:小资金撬动大关爱,工会赋能企业发展新路径。

一、资金杠杆“四两拨千斤”,实现关爱“广覆盖”:

“种子资金”精准投放:利辛县总工会设立专项“送清凉”资金,明确使用方向,重点向高温、户外、高危作业岗位倾斜。

“配套激励”撬动资源:主动出击,积极与重点企业、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协商,讲清活动意义与企业责任,成功建立“工会专项资金+乡镇/行业/企业配套资金”联动机制。工会每投入1元,鼓励单位/企业配套不低于1元(甚至更高),显著放大资金池。例如,利辛顺风快递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县总工会投入0.2万元,企业配套1万元,使受益职工人数从原计划的25人跃升至76人。

“现场直达”提升温度:改变简单发放物资模式,由工会干部分组带队深入车间、工地、执勤点,面对面慰问,传递组织关怀,倾听职工心声。

二、“清凉+”服务矩阵,打造综合“防护盾”:

“清凉+安全”双核驱动:慰问现场同步开展“安全隐患大家找”活动,组织职工代表、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进行针对性排查;发放的《高温作业安全与健康防护手册》,强化风险辨识与应急知识。活动期间开展劳动保护监督检查 75 次,防暑降温知识宣传36场,发送“一函两书”5417份。

“清凉+健康”筑牢防线:组织医疗行业劳模工匠开展“职业病防治微讲堂”,聚焦高温易诱发疾病(如热射病)及行业常见职业病(如尘肺、噪声聋)的预防;提供简易体检(血压、心率监测)和健康咨询。

“清凉+技能”赋能提升:结合岗位实际,嵌入“防暑降温小妙招”实操演示(如科学补水、合理安排工休)及简易急救技能培训(如中暑初步处置)。

三、构建“三方共赢”生态圈:

职工获得感倍增:不仅获得实实在在的防暑物资(如高品质清凉包、盐汽水、绿豆汤原料),更提升了安全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感受到被尊重与关爱。

企业认同感深化:活动显著降低高温期安全事故发生率和病假缺勤率,保障了生产连续性;展现企业社会责任感,增强职工归属感与稳定性。企业负责人反馈:“工会办活动,职工得实惠,我们生产稳,真是三赢!”

工会影响力提升:以务实举措将“娘家人”关怀落到一线,增强了工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工作手臂有效延伸。

利辛县总工会年度“送清凉”专项资金撬动企业及社会配套资金总额超过工会投入的6倍以上,受益职工人数较传统模式翻番。活动覆盖企业高温期安全事故报告率有明显下降,职工高温作业防护知识知晓率有显著提升。职工队伍更稳定,生产秩序更平稳,劳资关系更和谐,为企业专注发展营造了良好生态。(周海龙、李士翔、刘晶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