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滁州市南谯区总工会以“规范管理、透明公开、科技赋能、全员参与”为准则,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经审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是强化政治属性,增强干部服务理念。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区总工会使全区经审干部,树立“监督就是服务、服务就是保障”的理念;通过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的统一,利用审计审查成果提升经费管理水平,提高经费使用效益。这不仅有助于解决职工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还能在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方面发挥作用。
二是推进服务升级,强化财务平台监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工会经费审计审查可以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联网上线”,实现数智化转型。基层工会通过财务云平台完成预算管理、报销审批、资金使用监督等任务,从而实现财务管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这不仅能提高审查审计的效率和质量,还能为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有效的监督保障。
三是强化规范建设,完善经审监督制度。为了确保工会经费审计审查的有效性,区总工会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制度。党组认真听取经审会专题汇报,研究并同意经审会提交的内控制度,经审工作建立学习培训制度、基层工会主席离任审计制度、定期审议审查制度、不定期抽审制度和经审会活动例会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提高经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规范工会经费的审查审计监督工作。
四是强化队伍建设,不断夯实组织建设。工会经费审计审查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建设和人员配备。区总工会加强工会经审队伍建设,坚持经审会与同级工会委员会组建“三同时”原则,坚持经审会委员人数、专业化数量比例标准,在组织建设上持续用力,确保经审会委员人数不少于工会委员会委员人数的20%,并且至少有5名委员;新建工会组织必须明确1名经审干部。此外,要为经审机构提供必要的办公条件,确保有足够的专(兼)职经审干部,保障监督全覆盖。
五是加大培训力度,确保经审精准有效。在审计审查过程中,区总工会加强对计拨经费的审计监督,督促检查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特别是在工会新财会制度出台后,要针对经审人员提出的新课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提高经审人员的业务水平。(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