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德市总工会深入贯彻落实安徽省委关于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各项工作,对接广德市产业转型发展需求,创新“培养、培训一体化”办学模式,以建设职工学习培训阵地为载体,聚焦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蓄能助力。
立足实际,面向社会,搭建培训平台
在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广德市总工会发现,广德市的产业工人想要考证必须去往合肥市、宣城市等实操考点,这不仅浪费了企业的时间成本、薪资成本,还让职工本人产生了厌学、厌考的消极情绪。鉴于上述实际情况,“工会+技校”合作办学模式应运而生。广德市总工会选择与具备专业资质的利民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进行合作,将办公楼三楼改为“利民技校培训中心”,内含理论教室、电工实操教室、多功能教室和电脑考试教室,优化产业工人学习培训环境,助力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
培养人才,服务企业,赋能产业发展
为有效赋能产业转型发展,广德市总工会积极加强与本地企业有效沟通,了解企业个性化需求培训项目和重点急需人才领域,联合市人社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在利民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开发了电工、焊工、叉车司机等多项技能工种,为广大学员提供执业资格证书、特种作业操作证、安全合格证书的“培训、考证、发证、补贴”体系化服务。2023年,计划补贴叉车司机300名,焊工和电工各100名,其中叉车工每人补贴500元,焊工和电工每人补贴600元,不仅增强了产业工人提升技能素质的积极性,也为产业优化升级提供了专业人才支撑。
德技并修,育训结合,聚焦素质提升
广德市总工会和利民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坚持“课程思政全覆盖”的教学模式,并贯穿理论讲解、课堂教学、技能提升、实操实训全过程,有效提高产业工人思想政治素养。突出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重点任务,以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为目的,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引导广大产业工人爱岗敬业、诚信守法、甘于奉献,培育团结互助、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职工文化。
把握政策,综合施策,关注重点人群
为让农民工、退伍士兵、下岗失业人员、困难职工及家庭成员等群体尽快掌握劳动技能,快速成长转型为新时代产业工人,广德市总工会积极对接市人社局、退役军人事务局等相关单位,凝聚各方合力,了解相应政策,围绕地方产业发展规划和企业用人需求,在利民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内创新开发培训项目,实现需求与供给的有效衔接,切实增强产业工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据统计,在“工会+技校”的合作办学新模式下,每年在利民技校参与学习培训的产业工人达2100余人,既有效解决了重点群体就业难问题,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问题。(陈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