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假的结束,宣城市宁国市总工会圆满完成了2025年度职工子女暑托班项目的收尾工作,包括资料归档及总额21.4万元的补助资金发放。这是自去年创新办班模式以来,市总工会成功举办的第二次大规模暑托班,受到了428个职工家庭和18所民营幼儿园的广泛好评。该项目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优化服务流程,实现了家长减负、幼儿园增益、幼儿安全托管的多方共赢,成为宁国市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其成功背后,是项目化运作、专业化支持、市场化机制与社会化参与的深度融合。
一、项目化运作:资源整合与流程优化
宁国市总工会以项目化思维推动暑托班服务,通过系统规划、资源整合与全程监督,确保项目高效落地。今年6月上旬,总工会联合教体局和本地主流媒体平台“宁国论坛”,动员全市民营幼儿园参与服务供给,有效解决了场地、师资和课程专业化问题。项目化运作不仅扩大了服务覆盖范围,还通过标准化流程(如线上抢号、资质审核、资金补贴等)提升了服务效率与公平性。两年来,这一模式逐渐成熟,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职工服务品牌。
二、专业化支持:提升托管服务品质
依托民营幼儿园的教育资源,暑托班实现了课程与管理的专业化。合作幼儿园提供符合儿童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而总工会通过资质审核和过程监督,确保托管安全与质量。鸿雁汇美幼儿园负责人杨明霞表示:“每生500元的补贴相当于半个月托费,既减轻了家庭负担,也提高了民营园的暑期资源利用率。”专业化运营不仅保障了幼儿的安全与成长,更增强了职工对托管服务的信任感。
三、市场化机制:激发社会主体活力
宁国市总工会巧妙运用市场化手段,通过补贴激励和资源调配,调动民营幼儿园的参与积极性。补贴资金打卡发放至民营幼儿园,职工子女报名时,直接享受减免优惠,同时依托幼儿园分布广的特点,实现“就近入园”,优化资源配置。线上抢号机制则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的平衡,职工通过总工会微信公众号和宁国论坛即可便捷报名。这种市场化探索既缓解了公共服务的供给压力,又促进了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社会化参与:构建多元协同网络
项目成功离不开广泛的社会化参与。宁国市总工会联动政府部门、媒体平台、民营机构及职工家庭,形成了“政府引导、工会牵头、社会协同、职工受益”的服务生态。中鼎公司职工储诚贵感慨:“上班顺路送孩子到园,下班接回,不影响工作,还特别安心——毕竟是总工会推荐的项目,我们都信得过!”这种多元协同模式不仅增强了服务的可持续性,也提升了职工群体的归属感。
宁国市总工会的暑托班实践,以项目化、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创新融合,为破解职工子女暑期托管难题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也为基层工会服务升级注入了新动能。作为全总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试点单位,宁国市总工会表示将继续优化暑托班运营机制,扩大覆盖范围,并探索更多样的职工服务项目。未来,将通过数智化手段提升服务精准度,深化社会化合作网络,切实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增强职工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黄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