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新春,AI初创企业深度求索发布的最新开源模型DeepSeek-R1,成为现象级话题。
DeepSeek的轰动效应仍在延续,我省的AI产业积极适应新变革,主动求变,谋求发展新优势。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人工智能+”浪潮正劲,要加强通用和垂类大模型研发布局、迭代升级,扩大在工业、科研、教育、医疗、文旅等领域融合应用,支持面向终端消费者的产品研发生产,加快把技术领先优势转化为市场应用优势。
DeepSeek的安徽“朋友圈”
2024年12月26日,DeepSeek-V3首个版本上线并同步开源,性能比肩闭源模型GPT-4o。不到一个月,今年1月20日,DeepSeek-R1发布,强大能力震撼全球。
简单来说,DeepSeek大模型通过高超算法,在保证性能卓越的同时,消耗更少的算力,训练成本更低,甚至使用更少的时间推理,并且采用开源路线,创造了行业奇迹。
随着DeepSeek热度飙升,其“朋友圈”也在快速扩容,众多云厂商、软硬件公司和终端厂商快速跟进,掀起了新一轮探索大模型应用的热潮。其中,不乏皖企身影。
近日,合肥市大数据资产运营有限公司称,“巢湖明月”合肥新一代算力集群已实现DeepSeek全系列模型在全国产服务器上的稳定高效运行,完成了DeepSeek全系列在全国产算力底座上的适配。
作为DeepSeek的同行,科大讯飞也积极响应。目前,DeepSeek全系大模型上线讯飞开放平台,支持公有云API调用、一键部署专属模型。首发DeepSeek大模型精调服务,让开发者根据业务场景数据,深度定制“更聪明、更匹配”的专属DeepSeek大模型。
省属企业也同步跟进。近日,国元证券完成DeepSeek大模型在金融场景的本地化部署及适配性测试,计划将其深度整合至自主研发的智能服务平台“燎元智能助手”中。目前,国元证券即将建成基于华为昇腾架构的智能算力平台,从而构建以讯飞星火大模型为核心,DeepSeek、通义千问等开源大模型协同工作的“一超多强”本地多模态大模型服务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汽车行业对DeepSeek大模型反响尤为强烈,纷纷宣布与DeepSeek模型深度融合。
在车企竞争加剧的当下,除了借势营销需要,DeepSeek强大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能够实现更自然流畅的多轮对话和上下文理解交互,其开源优势也可为车企的深度融合提供便利,并降低投入成本。
从目前披露的功能来看,智能座舱是融合的“最前线”。
例如,江汽集团宣布在其智聆座舱系统中接入DeepSeek大模型,打造类人交互的智能体验,实现更精准的意图理解、语音交互、主动提醒、智能车控等特性。
我省另一自主品牌车企奇瑞集团同样宣布其智能化系统已接入DeepSeek。其中,雄狮智能座舱系统依托DeepSeek将实现更精准的语音指令响应,更智能化的场景应用;奇瑞墨甲机器人已将DeepSeek模型部署到机器人云平台,将实现更个性化、更灵活的互动。
国产算力链发展迎机遇
当被问及对我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看法时,DeepSeek的回答是:“从政策创新到技术赋能,从生态补链到场景落地,安徽正以‘破局者’姿态重塑AI产业版图。能否将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胜势,将决定其能否在‘AI+’的新赛道上,书写下一个传奇。”
被DeepSeek称为“破局者”的安徽,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浪潮中的一个最新的“破局”动作就是,1月15日,科大讯飞发布了当前全国产算力平台上唯一的深度推理大模型讯飞星火X1。此外,国产超大规模智算平台“飞星二号”也将于今年交付使用首批算力。
近几年,以OpenAI为代表的国外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本是建立在更强的算力、更大的参数、更高的成本之上。DeepSeek通过创新路径削弱了大模型训练对高端GPU的依赖,实现了对算力需求的减少。
但算力仍很重要。华泰证券研报显示,从长远来看,随着模型的普及和应用场景的扩展,推理需求将显著增长。随着AI技术成本的下降,其应用范围将大幅扩展,最终可能导致算力需求的大幅增长。
开源证券研报也称,DeepSeek开源后,利好国产芯片设计公司,同时有望带动国内算力生态发展,国产算力链迎重大发展机遇。
科大讯飞称,讯飞星火X1,是其携手华为成功训练出的、我国首个基于全国产算力的具备深度思考和推理能力的大模型。
科大讯飞有关负责人介绍,大模型对算力的需求主要是训练和推理两个方面,而训练实现的难度远大于推理实现的难度,这就是如今陆续有公司宣布可以在国产算力平台上提供推理服务,而只有讯飞星火大模型是训练和推理均在国产算力上进行的原因。
科大讯飞也实现了星火大模型训练和推理成本效率的极致优化,用更少的算力、更小的尺寸,达到业界一流效果。不过,与DeepSeek大量使用英伟达芯片训练不同,科大讯飞选择的是全国产算力路线,并仅用1万张910B国产算力卡,将国产算力做到了极致效率,这需要技术实力和战略勇气。
算力作为大模型时代的基础设施,还需要不断进行新的突破。“科大讯飞所构建的大模型全栈国产化技术更有战略意义和先发优势。”科大讯飞有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我省在算力布局上,积极支持科大讯飞联合华为建成国内首个支撑万亿参数大模型训练的万卡国产算力平台“飞星一号”,接续启动“飞星二号”,全省智能算力由2023年初800P左右跃升至2024年底1.6万P以上。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加强全省算力网络互联互通、统筹调度,智能算力规模达2万P。”
高位推动“人工智能+”行动
纵览2024年人工智能产业,国际上,人工智能成为全球科技博弈最紧张、最激烈的领域,OpenAI等技术、算力不断迭代升级;国内,“百模大战”逐渐收官,业界巨头投入,头部玩家凸显。
DeepSeek的火爆也进一步表明通用人工智能前所未有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既可通过技术迭代缩短差距,也可能因范式革新实现“换道超车”。这对于城市和区域创新发展来说,尤为重要。
“通用大模型底座的天花板被持续打开,未来几年还具备足够大的持续提升空间;应用场景落地已进入红利兑现期,要以更少成本、更低算力、更高效率推动落地。”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认为。
大模型下沉场景,积极探寻商业落地的出口,并全面释放AI生产力,已然成为产业发展的广泛共识。
冲锋的号角已然吹响,我省更当奋勇争先。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我省垂类大模型增加到77个。
基于我省的良好产业基础,更需持续厚植产业创新基因,保持战略定力,以鲜明的产业特色不断突破突围。
正如刘庆峰所言:“通用人工智能是一场需要聚精会神的长跑。”
前不久召开的省政府专题会议还专门研究了通用智能产业发展工作,强调要培育更加开放创新活跃的通用智能发展生态。要提升对人工智能的认知水平,结合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加强对通用智能产业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
如今,我省正高位推动“人工智能﹢”行动,加快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先导区,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
当机电轰鸣遇见代码跃动,AI的浪潮中会不断有奇袭、逆袭式传奇涌现。深植创新基因,终会拥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