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蹲点故事

发布日期:2022-10-21 16:28信息来源:安徽工人日报浏览量: 【字体:  

走进

7月7日,进入滁州东菱公司蹲点的第二天,我走进企业注塑车间,开始试着了解我的“新东家”。

驻厂蹲点,我工作的第一步应该是“解剖式”了解企业所需和职工所盼。东菱公司女职工占比一半以上,45岁以上职工占比一半以上,车间里的大部分职工,我都可以称一声“工友大姐”“工友大哥”。注塑车间实行的是两班倒,因为断电重启损耗非常大,流水线上的机器开机后尽量不停,一个班通常要干 10 个小时,工友们中间轮着吃饭,很是辛苦,只能通过半月一轮班来减轻身体负荷。

7月12日,我来到公司制冰机IQC部门学习检测技术,随后作为检验员,和大家一起完成了1800多件制冰机核心部件的检测任务。一天下来,白手套变成了黑手套,我也从“生手”变成了“熟手”。在食堂吃饭时,我注意到工友们经常是赶着就餐,还有两个人搭伙吃两个素菜,这些细节都隐隐触动着我,让我非常想要服务他们,哪怕是请他们吃一顿美味的小笼包。

困惑

同东菱公司的管理人员聊天,才知道近年来,企业招工越来越难,为了及时启动生产,负责人力资源的同志连春节期间都在河南等地招工,想尽办法才招够了需要的工人。

东菱公司工会郑主席是该企业第一位本土员工,她说,职工的薪资水平受制于行业利润,家电企业、食品企业因市场竞争较大、产业附加值较低等原因,利润终归比较有限,一线工人的薪资水平也必然有限,但企业要想更好发展,还是需要提高薪资水平,吸引更年轻、更高文化层次的职工加入,这似乎是难以突破的矛盾。

有一天,我和一位有腿疾的工友大姐聊天,问她需不需要心理健康服务。她说,我有时间就只想多挣点钱,焦虑和委屈都是能自己消化掉。我不禁想,或许对于很多基层一线职工来说,他们希望得到的帮助和服务是更基础、更实际、更有针对性的。而对于民营企业来说,首先是要谋求生存发展,才能保障职工的就业稳定和福利待遇,但要在行业中站得稳、走得远,又迫切需要一支稳定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为其提供支撑。

思考

蹲点以前,我对工会维权服务职责的理解较为笼统和抽象,提到“工会所能”,我所想到的都是经典案例:企业女职工产假执行不力,工会可以提供法律援助;开展困难帮扶、选树劳模先进,为职工送“暖”助“燃”;打造“阳光家园”等服务品牌,工会可以为职工提供多维关怀等。

但在对园区企业的持续调研中,我和蹲点组的同事却切实体会到,“工会所能”和“职工所盼”之间还有“公里”需要打通,和“企业所需”之间也还有“桥梁”需要搭建。比如:部分职工的会员意识、维权意识不够强,企业职代会行使职权不够实,民主管理渠道不够多,企业工会掌握职工需求、开展集体协商、解决劳动纠纷等重要职能未能很好体现等。

此外,对民营企业工会来说,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是工会经费不独立、工作水平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工会主席的个人能力和服务热情。一个可能的解决办法,是通过顶层设计,将相关部门的项目、补贴申报、工会普惠活动等和设立独立工会经费账户挂钩;另一个办法,是加强激励引导,比如滁州市总工会出台政策,对非公企业兼职工会主席进行考核和分级补贴,这种做法在保证实操性的基础上,可以结合实际加以推广。

执行

当把工会所能、职工所盼和企业所需梳理一遍后,我突然想到一句话——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找好切口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然就能逐步搭出整体工作框架来。

第一步,要让工会刷出“存在感”。在不耽误生产任务的情况下,我先是组织女职工观看线上预防性骚扰公益讲座,让她们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和工会教育职能;又指导企业结合民主管理,召开了职工零距离沟通会,让职工面对面提意见;连慰问活动使用的手提袋,也都打上工会logo。

第二步,是让工会走向“规范化”。按照“六有”标准完善职代会、会员评价等制度,突出维权服务、困难帮扶等职工关注的工作;鼓励工会主席向行政方争取资源,将工会打造成一个共建共享的优质平台,一边凝聚职工,一边施展抱负。

第三步,是结合实际办些“小实事”。一方面,我参与了企业“职工书吧”申报、女职工“心灵驿站”建设、工会文化墙升级改造工作;另一方面,省总为我们蹲点工作配套了攻坚克难专项经费,让我开展活动时有了底气。考虑到职工会员意识不足,前期沟通会收集的建议有限,我就计划搞一个喊话式的、强调会员身份的活动,把提建议和拿福利结合起来。正值酷暑,小笼包不好供应,冰镇饮料作为替身上了场,设计活动海报、分阶段宣传……8 月 8 日-10 日,“工会请您喝一杯、献一计”活动在东菱公司工会女职委支持下顺利开展。活动吸引260多名职工会员参与,收集建议192条。

推动

在园区推动创建一家托育室,是我下来蹲点的初心。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对子女托管照护的困难有很深的切身体会。

蹲点伊始,我设计了托育需求调查问卷,对4家企业360名职工需求进行摸底,初步确定前期托位需求为20-30个。7月中旬,滁州市总工会领导、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同志、东菱公司工会主席郑吉媛和我一起去了一家托育机构调研。8月初,我们再次赴区卫健委了解托育备案相关要求,去到一家学校商讨托育用地、供餐事宜。另外,7月以来,我们多次到盼盼公司了解托育室创建困难,市总领导帮忙对接卫生健康部门给予指导。这期间,我根据全总、国家卫健委的政策解释,先后起草了园区牵头企业办、园区牵头学校办、企业牵头合作办三个版本的托育方案,并联系合肥一家托育机构,为有意愿的单位提供公益技术指导。由于自办自营的相关标准尚不明确、第三方机构代为运营的费用较高等原因,园区民营企业如何举办托育机构,目前还在不断探索中。但随着工会和相关部门的共同推进,我相信职工家庭的托育需求一定能得到妥善解决。

随着调研的不断深入,对企业工会工作的认识越来越清晰,我将一些工会知识和蹲点所见所想总结整理成课件,以“基层工会工作公益直播课”的形式,和开发区的工友、基层工会工作者进行分享交流,在线听课人数最高近300人,课程中我特别加入了工运史的部分,突出工会和工人群众一直以来的紧密联系,和大家拉了个“近乎”。

9 月 30 日,在东菱工会的支持下,我们又组织开展了“工会文化宣导日”活动,现场带职工会员参观新建工会文化园地,宣讲入会好处,感受关爱设施,让他们多方位了解工会。

感悟

蹲点已经告一段落,能得到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出来见世面、学本领,我感到十分幸运。

驻扎在企业的时间里,我慢慢理解了“工友”这俩字背后的感情,对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桥梁纽带”的定位有了更深的领悟。在和基层工会工作者交流的过程中,我渐渐懂得他们的辛苦和难处,对自己在省级工会这个平台上应该承担的责任,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在努力推动工作的过程中,我也更加明白,要想把事办成,有时得像个老农民那样,一把锹一把铲地夯实,一个沟一个壑地打通,唯有不惧困难,用“时时不放、事事有我”的责任心去做,才能真正把实事办到职工心坎上,把蜜果送到职工心田里。

作为一名年轻的工会工作者,未来的路还很长,我希望自己始终能守着宗旨去实践,带着感情去服务,做一名充实快乐的工会人。(苏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