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总扎实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服务工作

发布日期:2024-06-28 16:38信息来源:淮北市总工会浏览量: 【字体:  

近年来,淮北市总多策并用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目前共组建市、县级行业工会联合会22家,300余家平台企业(代理商)建立工会组织,4万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在实现货运、网约车、快递、外卖等“十大群体”工会全覆盖的基础上,纵深推进建会入会工作,构建了市、县(区)、基层三级工会网络体系,总体入会率超90%。

一、多方位畅渠道,让建会入会更具协同力。龙头企业示范引领“开好局”。以滴滴、美团、饿了么等头部平台企业为重点,对已建会的平台企业(代理商),完善工会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带动符合建会条件的企业建会和职工入会。对未建立工会组织的,通过开展法律宣传、技能培训、维权服务等活动,引导企业自觉建会和职工自愿加入工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齐心协力“扩覆盖”。联合交通、邮政、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携手行业协会,创新推行“两个同步”措施,即企业在办理经营许可和年度审验手续的同时,同步办理建会手续;劳动者在办理从业资格证和年度审验手续的同时,同步办理入会手续。先后成立了货运物流、快递、网约车、互联网行业等20余家工会联合会,扩大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覆盖面。镇(街)、村(社区)发挥优势“兜好底”。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就业灵活度高、流动性大的特点,先后在惠苑路街区、春秋社区、高皇村等成立工会联合会(联合工会),做好片区内个体户、零散就业人员入会工作,让更多网约配送员、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感受到工会“娘家人”的温暖。线上渠道牵针引线“织密网”。大力推广网上入会模式,建立扫码入会系统,全面推广“一会一码”,一码集查询、入会、转会、修改个人信息等功能于一身,微信“扫一扫”轻松入会。借助人力资源公司力量,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据“周转池”,引导就业即入会。持续深化数据库建设,强化数据应用管理,建会入会信息同步录入数据库,目前已采集新就业形态工会组织和会员信息3万余条。

二、多举措强阵地,让建会入会更具凝聚力。集中优势打造服务中心。依托市职工服务中心阵地,建设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综合服务中心,着力打造集入会服务、职业介绍、技能培训、法律援助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平台,并定期开展活动。探索新型建设模式。探索“4+n”职工之家建设模式,即新时代职工文明实践中心、女职工阳光家园、工会驿站、职工书屋4项基本职能,n项应职工特殊要求而拓展的服务功能,满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推进实体化服务阵地建设。坚持“会、站、家”一体化,协调交通管理等相关部门,建设共享“司机之家”“骑手之家”“快递员之家”18家,打造工会驿站600余家。加强“互联网+”阵地建设。上线“快货郎”等手机APP软件,围绕维权、服务两大主题,聚焦工会工作、法律维权、党建园地、便民服务、信息交流五大板块,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送去指尖上的工会服务。

三、多维度普惠服务,让建会入会更具吸引力。助维权益。在物流园区、专业市场设立工会法律服务站,提供劳动保障、劳动纠纷等法律援助服务。邀请律师志愿团在市职工服务中心为会员职工提供免费咨询服务,同时开放咨询热线。为货车司机、快递员等提供健康权益保护,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助解难事。逐步提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疗休养比例,同时对符合帮扶救助条件的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及时纳入困难职工帮扶救助系统,通过金秋助学、送清凉、大病救助等载体帮扶职工,累计赠送互助保障意外伤害险3万余份,2000余名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等享受免费体检,1000余名女性新业态劳动者享受免费“两癌”筛查。助提技能。聚焦新形态劳动者技能提升需求,分类开展货运物流、家政服务、汽车维修、母婴护理等市级技能比赛,对冠军选手择优授予“淮北市五一劳动奖章”称号,并录入全市职业技能人才库。助增荣誉。注重树典型立榜样,先后涌现出3名“全国最美货车司机”、1名“全国优秀农民工”、3名安徽省劳模,《淮北日报》等主流媒体把外卖侠、快递侠等作为“城市英雄”予以专辑连续报道,引导社会关注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吸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自发建会、主动入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