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集团工会聚焦产业工人素质提升、队伍壮大,采取三项行动拓展产改试点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汇聚人才强企合力,持续打造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
建立“技术+行政”双培养机制。实施“11251”重点人才培育工程,拓展高精尖人才发展空间,完善“技术+行政”双通道培养机制,畅通技术和管理晋升“双通道”,提高职工培养的层次性、针对性,加快助力职工成长成才。
搭建“线上+线下”双培训平台。建立“海螺大学”线上培训平台,累计开发1000余门课程,丰富职工自主学习资源。2023年投入3000余万元成立海螺水泥宁国培训中心,涵盖安全、机械、电气三个实训基地,具备机电维修、安全教育、中控模拟操作、VR/AR仿真体验和在线模拟测试等培训功能,已培训高技能人才478人次。
畅通“职称+职业等级”双成才渠道。发挥高级、中级、初级职称自主评审优势,累计培育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000余人,实现技能评价与人才培养有效衔接。推广企业职业等级自主认定工作,培育企业职业技师队伍,池州海螺等6家单位获得自主认定资质。举办新型学徒制、技能提升培训班,开展名师带徒、劳模工匠传技、技能绝活展示、创新成果推介等活动,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