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赛前培训提升。依托马鞍山工匠学院,围绕“1+3+N”产业集群和创新驱动发展,组织开展学术交流、岗位创新创效等研修培训4期,全市近百家企业435名技能人才参加。先后有59人获得“二级创新工程师”、7人获得“三级创新工程师”,人数居全省前列。
突出竞赛实战实效。竞赛成立专家组,决赛按项目应用成果汇报答辩和理论考试两个环节进行,在项目答辩中,参赛队伍以口头陈述和演示文稿(PPT)的形式介绍项目内容。经过激烈角逐,6名选手脱颖而出,产生8个团体一等奖、13个二等奖、21个三等奖。
注重竞赛成果转化。加大创新方法在企业推广力度,推动马钢在全公司范围内系统导入以“TRIZ理论”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方法,发明专利占授权专利比重从两年前的52%增长到现在的87%。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的“基于TRIZ理论的百草枯废水处理工艺优化”项目,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公开发明专利1项,产生效益775万元/年。